《史记》时间跨度三千载,司马迁手中的写作素材都从哪里来?
司马迁在二十多岁时,为了准备继承父亲司马谈的事业,他身背包裹、脚穿草鞋,一个人远离故乡,从京师长安出发,走遍黄河上下、大江南北,漫游名山大川,接触大汉天下的土地和人民,实地观察古代和当代的历史,在汨罗江畔,他含泪听渔夫讲述楚国大诗人屈原投江自沉的故事;在绿竹万竿的九嶷山上,他考察了上古时代帝舜的传说;他登上著名的会稽门山,去察看大禹治水的地方。
太湖之滨、曲阜孔庙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当他经过古代战场彭城的时候,身体劳累,生活穷困,但他仍然坚持到开封等地访问,完成了漫游计划。他几乎走遍了当时西汉的全部疆土。优美的祖国风光,生动的民间传说,在他头脑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形成一幅幅壮观的历史画卷,为他后来写作《史记》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不知道哪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生的经历都是你的财富。我们从这里大约可以看到,青年时期的司马迁受到父亲的影响,就对过去的事情非常感兴趣,不仅仅喜欢听大人讲,书里看,还愿意亲自去实地考察,不管是记录在册的文字,还是民间野史流传的故事,他都没有对它们抱有偏见。
虽然西汉离上古那些传说已经很遥远了,但是毕竟比起今天来更加接近,那些曾经的遗迹在太史公的年代,还没有被破坏,至少残留的气息,让他更加接近历史的真相。
司马迁三十五岁那年,他父亲病危时,拉着他的手,流着眼泪嘱咐:“我死了以后,你应当继续写我没有完成的书,把史书写出来!”司马迁忍着悲痛,向父亲保证:“我一定接着写下去!”
二、汉代的“徐霞客”(司马迁)广为游历,行遍天下,在“社会实践”中搜罗、积累丰富史料素材。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司马迁20岁开始开阔视野、游历天下,遍访河山去搜集遗闻古事,网罗放失旧闻。
司马迁从帝国首都长安出发东南行,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对上古许多故事、人物、传说、古迹进行了系统、直观的实地考察和资料搜集,其人生阅历和历史见解有了一次空前、可喜的大超越。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史记·太史公自序》)
武帝时期朝廷外伐西夷,司马迁又奉命出使西南夷。在陪同皇帝巡游期间,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海角天涯。太史公到过西南的成都、重庆、西昌、汉原、云南的保山、腾中、顺宁等地;南边,他到过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东边,他到过圣人家乡山东曲阜,登过“一览众山小”的五岳之首泰山。
“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沈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赞》)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史记·孔子世家》)
司马迁采访过“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的故居,考察过曾经风起云涌的楚汉战场;西北,他到过甘肃;北边,他到过“逐鹿中原”的古战场逐鹿,登过万里长城。他四处参观历史古迹,搜访古老传说,将其与书本上得来的材料知识相互印证、去伪存真。
游学天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使得司马迁比一般人有更丰富、更深刻的人生体验、社会阅历。
“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遂至于会稽太湟,上姑苏,望五湖;东窥洛汭、大邳,迎河,行淮、泗、济、漯洛渠;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北自龙门至于朔方。曰:甚哉,水之为利害也!”(《史记·河渠书》)
三、来自家学渊源和职务便利,司马迁得以长期浸淫、遨游在古代历史典籍宝藏的浩瀚海洋,汲取了大量的知识营养。
西汉王朝建立后,废除了“扶书律”,“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到汉武帝时期,更加注重文化事业,
“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汉书·艺文志》)。
可以想象,彼时西汉皇家图书馆的天量藏书无疑是极为丰富、齐全的。而司马迁父子相继为太史公,当时的太史公等于兼任国家图书馆的馆长,如此读书条件堪称得天独厚,无人能比。
“百年之间,天下遗闻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史记·太史公自序》)。
司马迁父亲司马谈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这些学术渊源都被司马迁全盘继承下来。良好的家学和阅读成长环境,让司马迁废寝忘食、通宵达旦,阅读了大量的珍贵古代图书典籍,积累了学富五车的渊博学问。
“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迄于天汉。”(《汉书·司马迁传》)
事实上,司马迁读书远远不止以上几种。《史记·太史公自序》称《史记》的著述宗旨是“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说明司马迁所读的书分为六经异传和百家杂语两大类。
1 六经异传部分。
据史学家考证,司马迁认真阅读过《鲁诗》、《左氏春秋》、《谷梁春秋》、《公羊春秋》、《铎氏微》、《国语》、董仲舒《春秋灾异之记》、《春秋繁露》、《今文尚书》等29篇,《古文尚书》10余篇,《书序》、《士礼》、《汉礼仪》、《周官》、《周易》、《礼记》、《孝经》、《论语》、《周书》、《春秋杂说》等等。
2 百家杂语部分。
司马迁系统研读过《管子》、《晏子春秋》、《老子》、《老莱子》、《庄子》、《由子》、《韩非子》、《商君书》、《孟子》、《荀子》、《虞氏春秋》、《吕氏春秋》、《太公兵法》、《孙子兵法》、《吴起兵法》、《魏公子兵法》、《禹本纪》、《山海经》、《汉律令》等等,可谓纷繁浩瀚,不一而足。
司马迁依靠家学渊源和西汉皇家图书馆的优越条件,又经过有目的长期亲身实地考察,构造了天地古今广阔领域的庞大知识体系,成为彼时知识见解为博学的大学者,为其创作鸿篇巨著《史记》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人们不难想象,在两千年前的无数个难忘夜晚,一个勤奋的好学青年时时在汗牛充栋、车载斗量的知识殿堂秉烛夜读,滋滋有味吸收知识养分的动人情景!此时的司马迁犹如一个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书虫”,又象如饥似渴、不知疲倦徜徉在知识海洋中的游鱼,他博采众长,古为今用,将这部惊世骇俗的史学名著一步步从虚幻骨感的梦境化为丰满立体的现实。
四、总结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孟子》)
1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
汉武帝中前期痛击匈奴、开疆拓土、帝国国力影响空前强盛,汉朝人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新的王道兴盛的伟大时代。按照天运每五百年来一次转机的规则,司马谈认为五百大运即将来临,他要写一部宏大的史书来继孔子《春秋》,表彰、弘扬这个难得一遇的伟大时代。
“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史记·太史公自序》)
然而遗憾的是壮志未酬便撒手人赛。司马迁子承父志,却以博大的胸襟非凡的见解,扩大了父亲心目中的史书著述规模,司马谈原来只想写从孔子《春秋》到汉兴这五百年历史,司马迁则将写作规模上推到夏商周的远古,构思一部上自黄帝下到当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浩浩荡荡之中华大通史。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承秦汉。”(《史记·太史公自序》)
《史记》编写的五种体例在司马迁之前都是零散地、孤立地淹没在史籍的瀚海之中,是司马迁把它们有机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彼此联系相互配合的空前庞大的史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本纪是大纲,世家则是辅佐天子的诸侯王传记,列记忠臣烈士,八书记载制度,十表排列年差史事。五种体例共同构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宏伟构思。
2 司马迁著书立传的有益启示。
为写好“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曾多次游历祖国大好河山、各地名胜古迹,收集资料素材,花费十八年的漫漫时间。
勤奋好学、治学严谨的杰出史学家司马迁利用西汉皇家图书的有利条件,秉承家学渊源,有计划、成系统地阅读了大量的六经异传和百家之书,并实地考察天下历史地理古迹,成为博览群书、名震一时的饱学之士。在此雄厚素材学识积累的平台上,他博采经传百家材料,自铸一家之言,既善于吸取又长于创造,写成了震古烁今、彪炳千秋的史学的宏篇巨制(《史记》)。
司马迁广泛搜集素材、资料写成史学皇皇巨著的经历启示后人,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只有善于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人生感悟想融会升华,才能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读书创作新境界。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