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你聊聊如何摆脱受害者思维,掌控命运?
前言
你身边有没有经常找你抱怨,却从来不改变自己的朋友?
比如职场中不主动提升自己能力,还怪罪老板不涨薪。
生活中,责怪自己的伴侣没有给自己足够的关心与理解,却从来不愿意听伴侣解释。
或者有时候,连你自己也忍不住也这样做。这其实是叫受害者思维。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今天的《习惯逃避:你在害怕什么》这本书,就会为我们揭晓受害者思维形成的原因及摆脱的方法。
受害者思维,是一种自我欺骗的逃避策略
《孟子》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意思是说事情做得不好,要反思自己,凡事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总是觉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幸是外界原因造成的,本质是在逃避问题,这样将难以改变现状。其实这就是受害者思维的一种体现。它是指对自己的处境非常不满,但认为造成这种状态的根源在于外界所有与其有关的人和事,当事人往往怀着一种极度无辜的心态。
作者在书中讲过自己的一个高中同学,上大学时他经常抱怨社团很多制度不合理,导致自己不能发挥才干。后来,同学工作后在职场上也是用受害者思维来看待遭遇的一切,不是觉得老板很蠢,就是觉得同事不好相处,导致每份工作都干不了多久。
具有这种心态的人,总是将自己的不幸归结于一句:“我就是命不好”。他们认为自己从来都没有错,都是命运的使然。
可是,命运是由性格决定的。性格决定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我们把世界解读成什么样就会活成什么样,这也叫做自证预言的假设。它是指人会不自觉地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终让预言发生。
比如在职场中,你觉得自己不善表达,于是就不愿意主动去和同事沟通,也从不主动汇报,那么长期以往下去,你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并不会上升。预言便实现了。相反,假如你相信自己,尝试着多跟同事沟通和向上级汇报,确认双方的想法,慢慢地,你的沟通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具有受害者思维的人,通常花了很多时间和金钱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人换到另一个人,却从来没有因此变得更好。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跳出受害者思维模式,才能做出不一样的选择,未来才会遇到更多的机会。
受害者思维,会让自己活成真正的受害者
受害者心态是一种很常见的心态,人们在遇到挫折时,总是希望能够自我保护,找各种理由来让自己的行为变得合理化。
可是唯有内心的强大,才能应对外界的挫折,而这恰恰来源于不断地面对挫折。当我们遭遇挫折时,有些人会觉得自己命运不幸,陷入受害者思维,有些人则接受这些不幸,应对生活带来的挑战。这个过程中会经历几个心理阶段,当我们识别现阶段的状态,就能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
当一个人遇到突发情况,通常会极力否认事实的存在,逃避事实,这是陷入了否认阶段。比如近因为疫情很多企业开始裁员,当员工得知自己被裁员时,第一反应是不可能裁到自己头上。
他们在明确事实以后,心理上还没能完全接受事实的存在,但是行为上已经做出一定反应,这就进入了消沉阶段。也许他们已经与人事协商好赔偿金额,但是内心还是会有一种失去工作的不安感,而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缓解。
后会进入接受阶段。这个阶段他们的心理和行为上都已经接受了事实的存在,并按照自己的选择对事实进行处理。当员工已经接受了自己被裁员的事实,也已经开始寻找新的工作,那他们就已经学会调整自我和现实的关系,吸取教训,付出更多的努力。
有的人遭遇挫折后拒绝面对现实,因为挫折让他们的自尊受到了威胁。为了避免这种威胁,他们不承认事实,而是通过否定别人和外界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这是一种具有自我欺骗功能的逃避策略,逃避自己需要真正面对的成长。
遗憾的是很多人迷失在了给自己画的牢笼里,整日觉得自己倒霉,终活成了真正的受害者,并一直倒霉下去。
思维创造一切。“我是受害者”、“外在力量会影响我的生活”的思维模式需要我们努力清除。
摆脱受害者心态,走出不切实际的幻想
美国心灵导师威尔·鲍温说过:“改变你的言语,改变你的思维,你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这个世界上有一部分人,他们有一个奇妙的心智转化器,总能跳脱出受害者思维模式,把来自外界的痛苦转化为快乐。书中也提供了3种方法帮我们跳脱出受害者思维,成为自己的掌舵者:
首先,你要学会自我负责。受害者心态的根源就在于自己不能为自己负责,遇事总是怪外界发生的事不符合自己的心意,然后开始抱怨,无所作为。然而这并不能改变什么,只有认识到生命应该由自己负责,拿回主导权,才能争取到自己想要的。
当你因为职场中能力不足,被领导告知无法胜任某个项目负责人时,你会感到很失落,但是你要做的是不去怀疑自己,不抱怨领导为什么这么直白无情。因为领导不会因为你的抱怨就做出令你满意的决定。而是通过反思自己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你不仅要学会自我负责,你还要学会宽容别人。戴尔·卡耐基说过:“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宽容、忍让、和善”。宽容别人,也是放过自己。没有什么人和事是完美的,一个不懂宽容的人会想要别人为他做出让步,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样只会引发他人内心的怨恨,终反噬自己。当自己不理解别人的行为时,不妨多一些耐心,关心一下别人行为背后的原因,换位思考。
当自己不理解别人的行为时,不妨多一些耐心,关心一下别人行为背后的原因,换位思考。比如夫妻之间,妻子总是因为丈夫晚回家和他发生争吵,觉得丈夫在逃避自己。这时,可以尝试转变思维方式,找一个双方都空闲的时间,了解一下丈夫近工作上是否遇到了什么难题,这样我们就能跳脱出自身的视角,心态也会随之改变。
后,你也要懂得感恩和付出。
受害者思维其实是在潜意识里放弃了自己的人,他们总觉得被困在逆境中没有能力走出来。虽然我们改变不了世界,却可以改变我们对待它的心态。接纳现状,去改变那些自己能改变的事情,这样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
过去只是生命中的一段旅程,未来更有分量。如果外界真的给我们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就让它过去,我们永远有设计自己人生画布的机会。
总结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
一、受害者思维是指对自己的处境非常不满,但认为造成这种状态的根源在于外界所有与其有关的人和事,当事人往往怀着一种极度无辜的心态。
二、陷入受害者思维会经历几个心理阶段,否认阶段、愤怒阶段、交涉阶段、消沉阶段、接受阶段。
三、跳出受害者思维的3种方法,学会自我负责、学会宽容别人、懂得感恩和付出。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