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每年年初我们都会有一个宏伟的计划,到年中的实现,我们实际还没有行动,然后安慰自己说,还有半年呢,不急。

但是当我们到年底的时候,年初订立的目标一点都没有觉得有实现的可能,于是开始愧疚不安焦急烦躁等,于是乎只有用明年一定要完成来实现。

于是这样的场景一年又一年,明年复明年,明年其实不多!我们必须要将自己改变成能和自己的目标相匹配的人。

知乎有个问题:“你想远离的人,是什么样子?”其中一个点赞量高的回答是:“我不想深交的人,整天抱怨这抱怨那,天天传染负能量,自己不去改变,还会影响别人。“

实际上这样的人大有人在,他们心里清楚,作出一些改变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却很难付诸行动并且坚持下去。那为什么有些人却能实现蜕变并且真正达成目标呢?

美国心理学家杰弗里·科特勒的《改变》或许可以给我们揭晓答案。书中从心理学角度系统全面地讲解了改变的本质、影响因素等内容,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它,从而采取合适的方式让自己变得更好。

但是人都有惯性,而改变意味着要打破这种惯性。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实现自我跨越呢?

改变的本质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经常在一些公众号或者微博上看到各种话题告诉我们要改变,还有很多研究和书籍来为我们讲述如何进步、成长和变化,却很少有人告诉我们改变的本质是什么。心理学认为,改变是创造新经验和体验的过程,本质上是心理和行为逐渐统一的结果。

举个例子,你在单位里,总会有人来麻烦你帮忙做一些工作,你不想做却又不好意思拒绝,久而久之,自己却成了大家的秘书。其实,当你成功地拒绝了别人一次,下一次遇到同样的处境你就会轻松应对,拒绝多了经验就丰富了,这就是一次自我改变的新体验。

虽然我们了解了改变的含义,但对我们来说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主要有三个因素在阻碍着我们。

首先是态度。很多时候,我们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经过多次尝试后,发现并没有效果,便会感到沮丧和泄气。还会用“也许改变不是必须的”来说服自己维持现状会更舒服;或者用“这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来质疑改变的作用;甚至是用“以后再说”来拖延改变。

其次是人格特质。不同性格的人面对改变的想法也是不一样的。那些负面悲观的人,总是倾向于把成功归结于运气,把失败归结于自己的能力差。可这样只会让他们看不到希望,更别提要迈出改变的步伐。

但是那些积极乐观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愿意主动去改变,并且能够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还不怕失败,终把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后是消极情绪。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情绪方面的阻碍。这些有可能跟忍受程度低、高度警觉、情绪起伏不定,以及长期处在压力等其他过度反应有关。这些过度反应会让你对生活应接不暇,更别说改变了。

总的来说,我们的个人素质、看法、选择、态度都可能限制我们的脚步。想要打破现状,我们就要了解这些因素,然后针对性做出调整。如此,你才能收获截然不同的自己。

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决心改变自己?

我们无法用一成不变的自己,去换一个更美好的明天,主动改变,意味着更早觉悟、更早成长。那么我们会在什么情况下真正决心改变自己呢?

美国有一部励志电影《百万美元宝贝》。女主角麦琪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哥哥坐牢,姐姐蛮横,妈妈不爱。这样的日子她受够了,她不想自己的人生跟家人一样,一辈子碌碌无为。

幸运的是,她从小就有一个世界拳击冠军的梦想,也为了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她开始为自己的梦想而拼搏,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年龄出身以及旁人的嘲弄都不能阻挡她的步伐,麦琪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人生逆转。

所以,我们在遇到困境,遭受创伤,失去珍贵的东西,体会到恐惧、无助甚至绝望时,会做出一些之前不会做的事。除此之外,促使人们主动改变的还可能是以下三个原因:

先说角色的转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转折点会迫使我们作出必要的调整,比如结婚、怀孕、上了40岁、更年期、退休等等。因为我们要适应新的角色、承担新的责任,所以不管是认知还是行动都要有所转变。

再说生活太平淡。其实不是所有人都能长期过千篇一律的生活,很多人会希望在刺激和无趣间找到平衡。所以有些人会愿意去挑战一些以前没做过的事情,尝试找回失去的新鲜感,这样有助于我们再次全身心投入生活。

后是有些事需要弥补。很多夫妻即便感情破裂,也不愿意离婚,因为他们不愿意承担离婚带来的后果,只有当他承认自己受到的伤害是不可弥补的,是将就过下去也弥补了的,他们才会迈步向前、作出改变。

不管什么原因促使我们去改变,请记得把握这个时机,我们可能会因此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增强改变意愿的方法

变故、创伤、冲突带来的痛苦,也许能促成一个人改变的决心,但是在这之后,必须有持续的策略来不断巩固,才能让好的改变成为一种习惯。那么我们该如何行动呢?下面供你参考。

第一个方法是公开做出承诺

因为对我们来说,不能把那些好习惯坚持做下去是因为内心有矛盾,担心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或者出现不好的副作用。

但是当你公开做出承诺后,会有很多人围观,并且和你一样期待持续行动后的成果。这时候想要中断改变就变得艰难了,你一旦停下来,会让周围人认为你“没有毅力”、“不自律”。在这种隐形的压力下,你会更有动力去完成。

比如,你要在一年内阅读50本书却又怕自己完不成,就可以在微信朋友圈把这个目标写上。有了外界的约束和监督,我们就会要求自己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而发在朋友圈的承诺就会像闹钟一样,时刻提醒我们抓紧改变。

第二个方法是小化行动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微习惯,我们把自己的目标拆成很多很小的任务,小到你觉得完成起来特别的轻松,这样就可以利用微习惯养成一种惯性,然后再通过额外环节逐步提升成习惯。久而久之,提升自我的道路就会越来越通畅。

譬如,如果你想要减肥,计划每天跑5公里,也许坚持没多久就会放弃。但是我们可以把它改成每天跑1公里,虽然只是缩短了距离,但是内心的抵触心理可以得到缓解。我们先从小目标开始,找到了感觉和自信,改变就会持续积累下去,效果也会随之而来。

第三个方法为自己增加奖励机制

因为奖励机制可以让我们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感到愉悦,从而激励我们继续行动、帮我们恢复意志力,然后持续坚持下去。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咖啡、烟草、酒精、垃圾食品?是因为它们可以立刻让我们产生愉悦、刺激、兴奋等生理反应。所以,好习惯的养成,也需要找到一些更健康、更能增加幸福感的方式来回馈自己。

比如在我们减肥达成阶段目标之后,给自己买一件漂亮的衣服,或者吃一顿大餐犒劳自己 ;又或者计划考取的证书通过了,给自己买一张火车票去附近的城市放松一下心情。

安东尼·罗宾说过:塑造你生活的不是你偶尔做的一两件事,而是你一贯坚持做的事。

虽然我们无法掌控世事的变化,但是我们也要懂得怎样改变自身去应对眼前的变化。养成好的习惯,用策略来代替意志力,让改变持续进行。它不是与自己较劲,而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一段充满欣喜的锻炼。

总结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

1.改变的本质就是你通过行动去感受不一样的体验。但是会有很多因素阻碍我们,比如我们态度、性格。

2.促使我们主动改变的因素有生活的转变、危机、生活的无趣、想要弥补某些事情。

3.如果想要把好习惯坚持下去,我们可以通过公开承诺、小化行动、增加奖励机制这三个方法来实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