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什么意思
“立春”是中国农历的一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2月4日或5日左右。”立春”意味着春天的开始,即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时候。它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也代表着一年的新的开始。这个节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人们通常会在这个时候进行各种传统活动,以纪念这个重要的日子。
几点立春
“立春”通常是在每年的2月4日或5日左右。但是,由于农历是按照太阳和地球的运动来计算的,因此具体的日期可能会有一些浮动。通常,我们可以通过节气预报或者查询农历日历来确定具体的”立春”时间。
立春的古诗句
1、立春日陆游(南宋)
江花江水每年同,春日春盘放手空。
天地无私生万物,山林有处著衰翁。
牛趋死地身无罪,梅发京华信不通。
数片飞飞犹腊雪,村邻相唤贺年丰。
2、立春日陆龟蒙(唐)
去年花落时,题做送春诗。
自为重相见,应无今日悲。
道孤逢识寡,身病买名迟。
—夜东风起,开帘不散窥。
3、立春诗杜甫(唐)(公元七六七年)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4、立春范成大(南宋)
竹拥溪桥麦盖坡,土牛行处亦笙歌。
曲尘欲暗垂垂柳,酷面初明浅浅波。
日满县前春市合,潮平浦口暮帆多。
春来不饮兼无句,奈此金幡彩胜何。
5、立春后五日白居易(唐)
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
白日斜渐长,碧云低欲堕。
残冰坼玉片,新粤排红颜。
遇物尽欣欣,爱春非独我。
迎芳后园立,就暖前檐坐。
还有惆怅心,欲别红炉火。
6、减字木兰花(立春)苏轼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另外还有
立春日,山鸟吟;春风起,江花颜。——李白
春风见燕归,立春百花开。——唐代诗人杜牧
雪上空梅花残,春到人间草长。——宋代诗人陆游
春风不度玉门关,日日东风绿阴长。——唐代诗人王之涣
立春初见草长绿,阴阴树叶落阴阴。——宋代诗人范成大
立春的时间
“立春”通常是在每年的2月4日或5日左右。但是,由于农历是按照太阳和地球的运动来计算的,因此具体的日期可能会有一些浮动。通常,我们可以通过节气预报或者查询农历日历来确定具体的”立春”时间。立春是一个节气,一个节气一般是15天,从立春开始朝后面15天就是立春了。
立春祝福语
祝福你:春天带来了温暖,生命带来了希望,愿你快乐每一天。
愿你的生活在春天里充满着温馨、快乐和希望!立春快乐!
愿这个春天带给你幸福、健康、快乐!祝立春快乐!
立春的阳光为你的生活带来温暖,愿你的快乐、健康、幸福永远伴随着你!
愿你的生活充满着快乐,爱情,幸福。立春祝福你!
立春习俗
习俗一: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并预告立春之时。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习俗二:咬春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中国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
春饼是用来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盒子铺就是酱肉铺,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一种挂炉烤猪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改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若有刚上市的“野鸡脖韭菜”炒瘦肉丝,再配以摊鸡蛋,更是鲜香爽口),一起卷进春饼里吃。清人专有《咬春诗》:“暖律潜催腊底春,登筵生菜记芳辰;灵根属土含冰脆,细缕堆盘切玉匀。佐酒暗香生匕梜,加餐清响动牙唇;帝城节物乡园味,取次关心白发新。”可以想像,那时咬春的风俗还是非常浓郁的。
对于不少北京人来说,立春吃春饼抹上甜面酱、再卷上天福号的酱肘子和时令蔬菜,才地道够味。老北京吃春饼讲究,一定要卷成筒,从头吃到尾,寓意“有头有尾”。
北京稻香村的“立春咬春卷”,也是参照老北京口味的春饼,将猪肉切成条状、伴着新鲜的韭黄、碧绿的菠菜、嫩嫩的豆芽、粉丝等食材为馅,一起包裹在薄薄的春卷皮中。就这样,春,被卷在了其中,咬一口,春日便不远了。
习俗三:春社
春社是古时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周代为甲日,后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举行。《礼·明堂位》中记载:“是故夏礿、秋尝、冬丞、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始有春、秋二社,约在春分、秋分前后举行。社日以祭神为主,并兼有乡邻聚会的意思。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有:“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昨。”唐代诗人王驾《社日》诗中说道:“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可见古人对祭祀社神十分重视,以后成为风俗流传后代,成为一种祭祀活动,意为大地繁衍万物,祷告祭祀,以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习俗四:打春
打春即打春牛,亦称“鞭春牛”“鞭土牛”,立春日将泥塑春牛打碎,这是农耕文明时代的遗风。通过打春牛之俗,提醒农人,春天已到,应该不违农时,及时播种谷物,祈愿一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鞭春之俗与祈求丰收相关,是一项较为古老之节俗。有用以桑木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专供“打春牛”风俗活动用的“牛”。为了迎春,先选择一片风水好地,搭起“春棚”,四周插上彩旗。
打春牛,又称鞭春牛、鞭土牛,起源较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
另外还有:
吃春饼:在立春当天,人们会吃春饼,相信这样可以带来好运。
踏青:立春时,很多人会去郊外踏青,感受春天的气息。
晒衣:人们在立春时会把冬天的衣服晒在阳光下,相信这样可以驱除寒气。
扫房:立春当天,很多人会打扫房间,相信这样可以驱走邪气。
赏花:立春是春天的开始,很多地方都会举办赏花活动,人们可以去赏览美丽的花卉。
立春吃什么
立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气,人们在立春时有吃特定食物的习俗。其中一个常见的习俗是吃春饼。春饼是一种圆形的面糊饼,表示团圆美好,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和睦。此外,还有许多地方有吃春卷、春饺、炒面等的传统。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立春食俗,但都表达着同样的寓意:为新的一年带来好运和繁荣。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