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聊聊“如何走出取悦成瘾,重新重视自我”。
前言
都市职场剧《救了一万次的你》里,女主李路多是一名职场“老好人”,面对同事的求助,她从不拒绝。不仅帮同事完成工作,还顶替错误被扣奖金甚至挨上司骂。然而李路多的这种付出非但没有得到同事的回报,还经常被大家冷落。
李路多的“老好人”代表着一类有着“讨好型人格”的人群,他们大多本质是善良的。但这种善良多数情况下是以委屈自己为前提,凡事首先想到的是取悦别人、满足他人、把自己放在卑微的位置上,目的就是为了能得到他们的认可。
而在心理学上,这种对他人认可上瘾的行为模式就叫取悦症。那该如何走出找这种不懂拒绝的困扰呢?美国的哈丽雅特·布莱克的《取悦症:不懂拒绝的老好人》一书,或许能给你答案。只有了解取悦背后的成因,才能做出有效改变,摆脱取悦成瘾的困扰,你才能重新拥抱快乐。
你有取悦别人的“好人”情结吗?
“取悦于人”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动听的词语,但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会为了让每个人满意,从而去强迫自己,甚至牺牲掉自己的利益。因为他们的情感需求建立在别人的认可和赞美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取悦者会对自己内心的声音置若罔闻。
如果想摆脱这种现状,我们得弄清事情的根源到底出在哪里。这就需要你先了解取悦症的三种类型,对改善问题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先看第一个类型是认知型“好人”:这种类型的人会陷入一个错误的思维定势。为了得到每个人的喜欢,他们会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前面。这也是取悦者衡量和定义自我的依据。
比如,这些人的脑海里经常出现“应该”:我应该照顾好周围的每个人,不管他们是否像我求助;我应该永远不说“不”,不管是谁给我提出请求。
初的时候,别人对得到帮忙会表示感谢,但时间久了之后,他们就把这种“好”当成习惯。如果没有及时给出反馈,取悦者就会联想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把一切的责任都归于自己身上,从而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厉,就会进入一个不断否定自我的恶性循环。
接着说第二个类型是习惯型“好人”:就是在行为上习惯了为他人付出,几乎从来不会拒绝。更确切地说,这种取悦习惯已经达到了上瘾的程度。
打个比方,同事说今天老板布置的任务太多,会影响他准时下班。取悦者就会主动把工作揽下来,宁愿自己加班完成,以求得到同事的感谢。不过,这些感谢的奖赏也是随机的。而取悦者为了赢得更多的赞美,他们就会不断扩大自己取悦的面积,以求得更多的认同。于是取悦者经常为了满足别人的需求而疲于奔命,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取悦他人上面,反而忽略了身边亲密的人。
前两种类型的动机是为了取得别人的认可和喜欢,但第三种类型是为了逃避与他人产生冲突才取悦,我们叫情感逃避型“好人”。就是说这类人为了避免受到他人的指责、暴力和冷落,把自己的支配权与操控权交给了他人。
就像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松子穷尽一生都在寻找他人的爱与认可。面对家暴的男友,她没有反抗。还安慰自己,被打也总比一个人孤独好。因为她觉得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冲突。
究其原因是,他们有一部分人是由于曾经受到伤害,以致于他们会用讨好、取悦他人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但其实这些人很容易受到伤害,哪怕被上司骚扰、同事欺负甚至配偶虐待,他们都不会选择辞职、离婚。因为他们担心辞职或者离婚的决定会让对方难堪,从而引发更激烈的冲突,所以会一直忍下去。
虽然在明面上不敢拒绝别人的要求,但取悦者们心里面是会感到焦虑、恐慌以及沮丧。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抒发的负面情绪就会在身体上表现,譬如:偏头疼、背疼、胃疼、高血压等与紧张相关的症状,严重地会引起更多的身体疾病。
正常人是在不伤害自己的利益前提下,偶尔帮助别人是为了维系一段良好的关系。而取悦者,却是在不断伤害自己的利益从而获得他人认同。他们信奉与人为善,而“好”也成了禁锢取悦者的心理盔甲。
如何走出取悦成瘾的模式,拥抱快乐的自己
确实,当“好人”的代价实在是太高了。那该如何走出这种取悦成瘾的体验呢?心理学家发现,取悦症是由三个心理要素组成:思维、行为和情感。这三者之间的逻辑互为因果关系。简单来说,思维会影响着我们的情感,进而情感又决定着接下来的行为。
所以,只要在思维、行为或者情感上作出一点改变,就能打破取悦上瘾的不良习惯。我们可以通过这三个步骤来逐步改善。
第一步,我们要摆脱自动思维,正视自己感受。这是重要的一步,对能否走出取悦成瘾起着关键性作用。所谓自动思维是指我们脑中出现的一切短暂的而且未经评估验证的想法。认知模式表明,人会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想法,而这个想法会导致情绪、行为或者生理反应。这是脑袋自动产生的,并不是刻意思考的结果。
意思是当要拒绝别人的请求时,取悦者产生的想法是:“如果拒绝了,别人会不喜欢我。”所以不断去迎合他们,忽视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不过,自动思维是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和强化改变的。当他人提出请求时,先别急着答复,接着问自己俩问题:“我能不能帮这个忙”,“帮这个忙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帮忙是为了得到对方的认可,而不是在能力或者意愿范围的,请肯定拒绝。多加练习后,我们脑海中那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就会被慢慢取代。
当然,拒绝请求也是有技巧的,这就来到了第二个步骤:说“不”的三明治技巧。这个技巧不仅能拒绝对方,同时也能防止他人因被拒绝对你产生敌意。就是把否定的答复“我不能接受”或者“我帮不上忙”做成“三明治”,夹在两层恭维或肯定的话中间,这样能为自己的拒绝提供一些缓冲。
例如:“你能请我帮忙我非常荣幸,但很抱歉,我真的帮不上你的忙。非常感谢你能想到我,这对我很重要。” 用三明治技巧时还要保证,你说的每个字都是你想说的,要让对方感受到你真诚地歉意。
由于过去你的有求必应,对方可能还会认为,只要稍加压力,你就会像往常一样答应。那么面对别人施压时,又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用第三步:“破唱片”技巧。意思是说,你要准确地复述对方的情绪反应,并且表达你的同情,从而还要告诉对方已经听清他的请求,也感受到他给你的压力。然后你就多了拖延的时间来思考拒绝的措辞。
譬如,同事让你帮忙策划文案,可你也有工作未完成。这时你可以说:“我知道你真的很着急,我也很希望能够帮到你,但我现在真的没空。所以我必须核实一下,我会尽快答复你,可能过两天吧。”要切记一点,我们在拒绝时要避免回应对方施加的实际内容。
初的时候拒绝他人你可能会不习惯,产生愧疚感。没关系,只要多练习几次,逐渐你会发现,在面对他人的请求时先考虑自己的意愿,身边的人也不会因为你的推辞而真的讨厌你。
因此,想走出取悦成瘾,改变思维模式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与其讨好别人,不如取悦自己。要知道,当我们学着对自己的内心和生活负责,自然也会收获他人的尊重和认可。把时间用来丰富自己,你的人生才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总结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
1、取悦症是指为了得到别人认可和赞美,宁愿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完成他人要求的心理疾病,这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2、取悦症分为认知型、习惯型以及逃避型。这三种类型受取悦者的行为、思维以及情感所影响。
3、要走出取悦成瘾,必须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通过刻意、反复的练习,是可以打破这个“老好人”行为模式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