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5日,微信朋友圈被一篇文章刷屏《哀牢山上的创业老人走了》。这位老人就是商业传奇人物褚时健,一生大起大落,并打造出“红塔山”和“褚橙”两大品牌。斯人已逝,但余光未灭,留下了诸多思考:何谓成功?何谓壮士暮年?何谓中国式的企业家精神?
褚时健的人生起落故事,曾被很多人写了又写。但在这些林林总总的传记故事中,他只认可一本,这就是著名传记作家周桦执笔的《褚时健传》。他说:“这本书写出了我真实的人生,希望能给读者带来感悟!”接下来,就让我们从褚时健的少年时代讲起。
一、村庄旁的那条铁路
1928年,褚时健出生在云南玉溪华宁县一个叫矣则的小山村。这个小山村处在群山包围中,既贫困又落后。但恶劣的环境却激发了当地人骨子里的冒险精神,早在明清时期,经过这里的茶马古道就开辟了商业贸易的先河。
矣则虽然贫困落后,却一点也不封闭,因为早在1910年这里就通了铁路。这条铁路是法国人花了7年时间修建的,从云南昆明通往越南海防,是西南地区第一条铁路,也是中国第一条通车的国际铁路。它没有采取国际标准宽轨,其轨道距离仅为1米,因此被称为米轨。
为什么法国人要这样设计呢?这是因为这条铁路需要经过地震断裂带,而且山多坡陡、地质条件非常复杂。法国人这样的设计,不仅适应云南的地理条件,同时还节省了工程建设费用,可谓给落后的中国上了一堂现代工业科学课。时至今日,这条铁路仍在使用。
褚时健年幼时经常在这条铁轨上玩耍。当时这条铁路用的是世界上顶尖的米其林火车,时速高达100公里,可谓中国早的动车。对褚时健而言,那些精密铺设的铁轨,无论外观还是质量都极为上乘的火车,无意中成为早的启蒙课,让他知道什么才是好东西。
褚时健曾跟周桦感慨道:“小时候看见火车,我就觉得长大后应该过那样的生活。虽然那时并不知道那是什么样的生活,但感觉米其林火车就能代表我们的愿望。”
褚时健还在铁路边捡到一个饼干盒子,那是米其林火车上的外国人扔下来的,图案精美,盖子和盒子严丝合缝,他在矣则从没见过这么精致的东西。后来褚时健去昆明读书,还把这个饼干盒子塞进了包袱,那代表着他对这个世界美丽具体的一个想象……
有时候褚时健会和小伙伴一起沿着铁轨往前走,一直走到禄丰车站。这个车站是当时的一个大站,由法国人亲自管理。小小的褚时健看到,法国人只带了七八个人,就把一个大站管理得井井有条。这让他内心佩服不已,或许他对管理实践的认识,就是从那个时候萌发的。
铁路的存在既是机会,也是一扇通向外面世界的窗户。褚时健的父亲心思活泛,利用便利的交通做起了木材运输生意。他到山区收购木材,运到旧锡矿出售,赚取中间的差价。当时的锡矿坑对木材的需求量很大,一部分做燃料,一部分做各种支撑木,矿上叫镶木。
在那个时代,这个生意还是很赚钱的,但做的人并不多。因为到山区收购木材是个辛苦活儿,跟矿上谈买卖是个技巧活儿,而押着木材跑铁路搭火车则是个冒险活儿。那可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战争不断、兵荒马乱,躲在老家种田都不安宁,更何况在铁路上到处跑呀。
果然,不幸发生了。那是1942年中日战争期间,日军为了控制东南亚,先后出动多批次轰炸机,对铁路沿线进行狂轰乱炸。褚时健的父亲被炸伤,一年后医治无效不幸离世。一夜之间褚家的顶梁柱倒了,全家人陷入了困顿,而那个原本无忧无虑的少年也一下子懂事了。
二、烤酒也是门学问
作为家里的老大,年仅15岁的褚时健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当时他家除了种地,还经营着一个烤酒坊。因为烤酒坊每年会产生一些酒糟,所以家里还养了十多头猪。此外家里还有一匹已经瘸腿的马,平时用来拉磨。
每天一大早,褚时健就把弟弟妹妹们叫起来,安排他们要么翻翻酒糟、加点菜叶拌好喂猪;要么去割点草喂那匹瘸腿马,或拉它去石磨边磨苞谷。给弟弟妹妹安排好事情后,褚时健就赶紧去酒坊干活儿,用苞谷酿酒,挑到市场上卖掉。全家人就指望这点钱维持生计。
褚时健家的酒坊不大,一间房,一个灶, 120多个用于发酵的瓦缸,每次需要700多斤苞谷。烤酒是个力气活,他先把700斤苞谷倒在水缸里泡上,泡到发软后倒出来上甑子蒸,整好后再拌上酒曲、均匀地放到发酵箱里密封发酵,然后再放进瓦缸里糖化,后蒸馏出酒。
其中蒸苞谷的过程看似简单,却是能不能烤出酒的关键。整个蒸制过程需要十几个小时,人得时刻盯着,确保柴锅里要一直有水,灶里要一直有柴火,而且蒸到一定时间,还要把苞谷搅拌搅拌,不然受热不均匀。人家都是两个大人轮流守着,还要雇人,但褚时健只能自己干。
从干这个生意开始,褚时健就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万一睡过头水熬干了怎么办,但也不能通宵不睡啊。褚时健开始总结经验,一锅水从添进甑子到烧干,大约需要两个多小时。于是他加了水、添了柴后,立马靠着墙边浅睡一会儿。估摸着两个小时快到了,他又立即醒来。令人敬佩的是,他从没把苞谷蒸煳过,这个连村里很多大人都做不到。
蒸苞谷只是耗精力,但发酵和糖化工序考验的是技术能力,出酒量的多少、酒精度的高低全取决于这一环节。褚时健是个爱动脑筋的人,他发现发酵和糖化的关键在于温度,比如在冬天,靠近灶火边的发酵程度、糖化程度总是好一些,出酒率比其它地方至少多30%。
几次下来,褚时健就心里有数了。他把灶台里烧剩下还留有余温的柴火装在破铁盆里,放在远离灶台的发酵箱和瓦缸边,让环境温度升高。结果非常明显,别人家三斤苞谷烤出一斤酒,褚时健用两斤半就能烤出一斤,而且质量更好。
褚时健曾形容自己酿的酒:打酒的提子放下去再提起,酒沫子一下就能盖上来,懂行的一看就是高度数的好酒,那就好卖。如果提起来一点沫子没有,那就是没烤好的酒,没人愿买。
教褚时健烤酒的师傅很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小徒弟这么快就能上手,而且烤的酒又多又好呢?村里的人回答说:“你还蒸煳过苞谷呢,人家褚家老大煳过没有?”是啊,对师傅来说烤酒只是一门生意,但对褚时健来说,那是一家人的饭钱,还有他和弟弟、妹妹的学费啊。
三、自己悟出来的生意经
对褚家来说,酒光烤好了还不行,还得卖出去才能变出钱来。村里很多人都去2公里外的禄丰车站卖,那里乘客多,酒好卖。但褚时健的母亲担心和村里人竞争脸面上不好看,就让儿子挑着酒到14公里远的一个小车站去卖,每四天去一次。
一开始,母亲不太放心儿子,总是问东问西。于是褚时健每次到家就掏出钱袋子,让母亲数钱,并一五一十把账说清楚。慢慢地母亲也就放了心。此后母子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关系,再不过问。褚时健后来创业时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或许就是跟母亲学来的。
或许是父亲的遗传,褚时健天生就是做生意的好手。每次去集市前,他都会根据上一次销售情况,调整一下这次带的酒量。他深得“饥饿营销”的精髓,每次带的都比预计卖出量稍少一些,因为东西少,人们就喜欢抢一抢,抢不到的人下次还想买他的酒。
等卖到后酒的成色不太好时,褚时健就会跳楼价甩卖。他有一项本领,只要用手指敲敲酒缸就能大致知道酒的好坏。一般卖到只剩下一两斤时,他就敲敲酒缸,判断一下酒的成色,然后灵活调整价格。他挑去的酒总能迅速卖完,而且别人还夸他公道。
褚时健还自发地学会了成本管理。他拿了一个小本子,把一些数字记下来琢磨,700斤苞谷要烧1500斤柴火,两斤半苞谷出一斤酒,苞谷大概合多少钱,柴火多少钱,酿出的酒卖多少钱,花多少钱请小工挑到集市…….他一笔一笔记好、算好,清清爽爽。
回忆起那段岁月,褚时健感慨道:“我从小就是这样,做什么事都要做好。既然做事总要花力气,那就认真做,否则马马虎虎地做,力气就白花了,认真总是没有错的。”
是啊,世上的事,当不得认真这两个字。如果不是认真,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怎么能形成两小时就醒来一次的“生物钟”呢?怎么能无师自通地把握住发酵和糖化的学问呢?怎么能敲敲缸就知道酒的度数呢?……..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烤酒虽然辛苦,却给褚时健留下了一场美好的回忆,那就是成功引发的快乐。这种快乐持续多年,让他淡化了父亲离世的凄惶和每日操劳的苦楚。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褚时健开始了解生命的真谛:努力做事,把事做好,就会快乐,就会有成就感。
讲到这里,第一讲就结束了。我们讲到了褚时健的少年时代,村边那条铁路让他见识到了什么叫“好东西”,而烤酒生意让他开始形成自己的商业逻辑,并意识到要做就把事做好,成功让人快乐。而这种对“好东西”和成功的追求,之后贯穿了他的一生。
后问大家一个问题:有人说孩子要富养,要打开他们的眼界,知道什么是好东西,才会有所追求。
下一讲我们讲他经过年轻时候的沉淀,进入卷烟厂成就一番事业!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