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讲,我们谈到褚时健带领玉溪卷烟厂创造辉煌,接着却黯然入狱。2004年褚时健获准假释,此时他已经70多岁,且百病缠身。照常人的想法,折腾了一辈子,无论有功有过,都该歇歇啦。但褚时健却再次创业,种起了橙子。后一讲,我们就来看看褚橙的故事。
一、总得做点什么
走出监狱时,褚时健的“监外执行审批表”上写满了病情: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Ⅱ级、陈旧性心肌梗死。那时他已经离不开胰岛素,各种药片也一天不落地必须吃。
但他还是想找点事做,一辈子习惯了忙碌,每天闲着让他浑身不自在,刚开始他无聊得每天爬好几趟楼梯。而且要强的他也有些不甘心,他要通过做事,找到成就感这个精神支柱。褚时健的妻子也想找点事做,因为“要吃饭,要养外孙女,坐吃山空怎么能成呢?”
但周围的亲友对此大都反对,毕竟俩人都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谁承担得起责任。而且有太多的人想要帮助当年威名赫赫的褚老板了,钱都不是问题。一开始很多烟厂邀请他做顾问,但褚时健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既已离开,就彻底告别吧。
后来又有人看中他多年的经营经验,邀请他合伙开矿山。但这是高投入的生意,褚时健哪有那么多钱?在这之前,他妻子曾经承包了20亩地种百合,后来又提出开一家米线店,但褚时健觉得这种小打小闹、不痛不痒的生意做着意思不大,也没有兴趣。
看来看去,褚时健相中了种橙子。云南有着适宜的地理气候,早在80年代政府就大力发展柑橘种植。褚时健的小弟弟在一个叫硬梁子寨的地方包了几十亩果园,并引入了一种冰糖橙果苗,采摘后给褚时健带过一些。褚时健切开尝了尝,发现果肉很清甜,有一种别样的果香。
当时褚时健还在狱中,就对这件事上了心,建议弟弟大量种植。再之后几次探监,兄弟两人聊天的内容全跟冰糖橙有关。再之后褚时健只要放风散步,就会用步伐计算果树之间的株距和行距,盘算一亩地的投入和收成。
尽管没有种橙子的实践经验,但褚时健还是蛮有信心。要知道,早年在农场时他种植过甘蔗,再后来做烟草时还大面积种植过烟叶。他对土地有着天然的亲切感,相信只要肯下功夫琢磨,土地爷一定不会辜负有心人。
周围的人看劝不动他,就建议他先弄个三五十亩试试水。但褚时健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包了两个山头。两个山头在哀牢山的硬梁子寨,距离褚时健当时住的地方有200多公里的山路,开车至少两个半小时才能到达。
而且上山的路很颠簸,山路上到处标着“小心落石”、“小心滑坡”、“此处为泥石流路段”等字样。有的地方公路不通,需要在一段土路上至少颠簸40多分钟才能抵达。对一个年过七十的老人来说,每次都是一项苦差。
现在回头看,75岁的褚时健有着何等的勇气。高龄、负债、疾病缠身,要进入的领域经验几乎为零,但他还是和那些二三十岁的创业者们站在了一条起跑线上。对人家来说,这条起跑线是充满希望的开始;而对他来说,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死地”,是能够反弹的低点。
二、把产品做到极致
传统的果树种植讲究“三大”,即大沟、大苗、大肥,先要在山上挖出一米深、一米宽的定植沟,然后在沟里放入有机肥,再放草、回填,然后在上面种树。褚时健认为这种方式效率太低,他琢磨出一套变通办法,让人把建筑工地上用的挖地机开到了山上,工业化作业。
土地初步平整到位,接着就要考虑水源。水果水果,没水怎么有果呢?褚时健可谓下足了血本,他花了好几个月进行考察,终选定了南恩河,然后花了138万,架设了两条直达果园的引水管,总长度达到了19公里。从后面橙子的口感质量看,这笔投资绝对划算。
一开始褚时健没有找到合适的团队,所有的事情只能自己干。他带着70岁的老伴儿常年住在山上忙活。一开始办公室都没建好,两个老人就住在临时工棚里,日子苦得难以想象。当时褚时健的身体很不好,常常把胰岛素输液袋背在身上,一边打点滴一边奔波。
很快,和他打交道的当地农户就体会到了他的认真。就拿果苗卸货来说吧,他站在货车边,一刻不停地盯着。有人憋不住了:“褚大爹,你去休息嘛。莫非不放心我们?”褚时健笑笑,给人家递了杯水,却不回答。谁都看得出来,他就是“不放心”啊。
还有人觉得,褚时健再怎么能干,毕竟是个外行,还是好糊弄的。但他们太低估这个老人了,褚时健白天在果园忙碌,晚上就抱着各种柑橘种植书籍学习,还做各种笔记。很快,他就能说出一套套道理来服众。仅仅两三年后,他的能力已不亚于干了十几年的专业户。
比如说2006年,褚时健发现橙子的口味变淡了。问题出现在哪里呢?他请了很多专家,众说纷纭。褚时健后认为是磷钾肥的比例太低了。等调整肥料结构后,当年橙子的清甜口味就回来了。那些农业专家感慨,自己干了这么多年,竟然让褚时健这个“外行”给赶超了!
后来褚时健还在有机肥里加入烟梗。当年在卷烟厂,他就知道烟梗里的有机质含量很高,特别是钾,但当时没想好怎么运用,没想到十几年后这点知识竟派上了新用场。所以褚时健大发感慨:“人呐,做什么事都是有因为所以的。现在有收获,一定是因为以前有积累呀。“
在传统果树种植行业,存在着一个致命难题,那就是大小年,今年果实丰收会消耗果树的能量,来年就会歉收。但褚时健通过肥料方案设计,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还让橙子品质始终保持在一定水准。可以说褚时健开启了工业化种植的先河,以一己之力,把农业带入了一个新时代啊。
三、拥抱互联网,成为网红
到了2007年,褚时健已经80岁了。年纪不饶人,他给外孙女圆圆打电话,看孩子是否愿意回来帮忙。此时圆圆和男朋友李亚鑫即将拿到加拿大签证,正准备结婚,但两人还是回来了。
2008年春节,褚时健给小两口指派了一个工作:拉上5吨冰糖橙,拿到昆明年货街卖掉。两人开了一辆小货车,带上两个临时工就出发了。他们租了个摊位,全凭自己吆喝,4元一公斤,两天后售罄。这是两人第一次卖橙子,发现一箱一箱地零售,太不容易了。
之后俩人琢磨着换一种路数,在各地开设专卖店,采用直营的方式。但褚时健否定了这种方法,因为橙子有保鲜期,各地直营店没办法大量进货;但橙子的物流成本又很高,除非是在玉溪本地,外地专卖店又不可能做到少量进货、及时补货。
后来李亚鑫又想出了个主意,集中昆明水果市场进行推广,打响区域品牌。光从经济角度看,这种做法真得是得不偿失,因为进入水果市场就意味着要跟一系列低端产品进行比拼,价格很难上去,而褚时健在种植环节花费的财力物力,是其他果农没法比的。
但褚时健还是同意这一尝试。他相信,假以时日,好产品自己会说话的。这批橙子在零售市场一面世,立刻异军突起,到了2011年,就在云南地区市场上占据了80%的份额。有些水果批发商、零售商自发地打出了褚橙这个品牌,即“褚时健种的橙子”。
之后李亚鑫和圆圆又成功地打开了成都、海南市场。就这样,经过近十年努力,褚时健做成了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那就是在中国市场上,做成了第一家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业企业。
同样是在这一年,一家叫“本来生活”的生鲜电商关注到了褚橙。这是一群媒体人创立的电商,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了褚橙故事背后的商机。这是时代赋予双方的机会,2011年被誉为一线城市电商兴起的元年,尤其是生鲜品类电商,已成为一条热门赛道。
2012年,“本来生活”找到了褚时健谈合作。双方敲定首次合作量为4000箱,20万吨。在互联网时代,卖商品的高境界就是卖故事。褚橙背后是褚时健,天然自带传奇。策划团队成功地把握住了褚橙的精神内核:“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橙)”。
2012年11月5日,褚橙正式上线。“本来生活”预计产品会大火,但没想到会这么火。5分钟内,褚橙迈出了800箱,因为抢购网站一度宕机;三天之内,4000箱被一抢而空。这粒小小的橙子,不但唤醒了大众心底的回忆,而且赶上了2012年开启的全民创业大潮。
品味着这粒外形精致、口味独特、气味芬芳、包装精美、触感嫩滑的橙子,人们全方位地感受着何谓“十年磨一剑”“把产品做到极致”的产品经理思维;聆听着褚时健的商业传奇故事,人们可以品味何谓中国式的“企业家”精神。一时间褚橙又获新名字:励志橙。
此后褚橙基地变成了一块朝圣之地,那些觉得自己人生失败的人会辗转千里来到这里,想要见见褚时健。或许从这位斑斑白发的老人身上,他们能汲取更多的力量,那种触到人生低点后的强势反弹力量,那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折腾精神,那种不断拥抱新生态的求知欲望。
讲到这里,《褚时健传》这本书我们就讲完了。我们讲到褚时健传奇般的一生:少年时自强不息,中年后锐意改革打造红塔山商业帝国,晚年后绝地反弹,再创“褚橙”江山。
有人说“三流人生拼的是努力,二流人生拼的是学习力,一流人生拼的则是逆袭力。对待逆境的态度,既包含着我们的运气,也可能包含着我们的灾难。”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我们下本书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