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为什么被称为史圣?

历史上被称为史圣的是——司马迁,司马迁是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称为司马迁、太史公、历史之父。那么他的这些美名是怎么来的呢?司马迁,字子长,西汉龙门夏阳人,即今天的陕西韩城县人,生于公元前145年,卒年不可考。他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一生主要活动在汉武帝时期。他的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学识广博,深通天文历算,喜黄老之学,立志以继《春秋》修史为己任,这些都给司马迁以很深的影响。

司马迁十岁随父到长安后,开始学习古文书传,并向当时经学大师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向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访寻古迹,采集传说,了解风土,接触各方人物。

此后,司马迁又因为侍从武帝,巡狩封禅,游历了更多的地方,这些实践活动丰富了司马迁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扩大了司马迁的胸襟和眼界,更重要的是使他接触到广大人民的经济生活,体会到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这些考察见闻为他后来著作《史记》做了良好的准备。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为“二十六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元封三年即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使他有机会读遍皇家藏书处石室金柜收藏的文史经籍,诸子百家及各种档案史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奠定了司马迁以后著书立说的厚实基础。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司马迁支持修改秦汉以来的颛顼历为夏历的工作后,开始撰写《史记》。五年后,因替战败将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触怒武帝,获罪下狱,并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至五十三岁时终于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中家之言”的巨著—《史记》。

《史记》是中国史学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恢宏先河,在史学上有着重大的贡献,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史记》上起黄帝,下至汉武,记载三千多年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变化,真实反映了上古社会是全貌,是上古史的总结。全书包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五千六百字。

z这个图片是这个图片是司马迁为什么被称为史圣?

3.他因《史记》而永生

司马迁留给后世的人生自述有两个重要文献,一是《太史公自序》,一是《报任安书》。在这两篇文献中,司马迁对他父亲和他自己的生卒年这些所谓客观知识,很不在意,说得含含糊糊。他要传达的一个主要意思是:人生得有意义,而我们父子俩的意义就在《太史公书》。这提示我们,司马迁与《史记》两者是不能分开的,将其变成两堆无关痛痒的知识加以言说,就必定不得其门而入。

司马迁因李陵事件遭遇宫刑,出狱后不再是太史令,而是中书令,即汉武帝身边的一个秘书。司马迁受刑前后变化肯定很大,作为朋友的任安给司马迁写了一封信,劝他从“为李陵说项”的阴影里走出来,不仅要坚强地活着,还要放下个人的痛楚与恩怨,怀揣家国情怀,敢于担当天下之责,把心思用在为国家推荐人才上。任安的信早已丢失,我们是根据司马迁的回信推想任安来信的大致内容的。司马迁收到朋友来信并没有立即回复,《报任安书》是在任安因牵涉太子巫蛊事件即将被处以极刑的时候写的。司马迁在信里说,自己天资一般,没多少才华,能集中精力做成一件事,就此生足矣;而之所以扛着奇耻大辱活着,就是为了完成这一件事:撰著《太史公书》。

司马迁为《史记》而生,而死。《史记》的完成,就等同于生命意义的实现。

司马迁告诉任安,虽然自己被阉割了,但“变性手术”对施暴者而言,肯定是失败的一一为了自己的《太史公书》,不仅不可以颓废,反倒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阳刚。在信中,司马迁写下了那句千古名言: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生命的意义和尊严源于生命意志的自我决断。司马迁通过《史记》成就自己的人生,他要成就的是英雄的伟岸人格。

司马迁以《史记》哺育并展示出的英雄观,与现代哲人尼采的英雄观遥相呼应。尼采不以对当下社会影响的大小来评判英雄,他认为这是对英雄的无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英雄没有影响,英雄的影响不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减,像一首首古老而苍劲的精神之歌,长久地回荡于生命世界。那些对当下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可能是假英雄,禽兽不如的家伙都可能把自己打扮成英雄,或者被吹捧为英雄。司马迁可谓慧眼识英雄。

司马迁本人就是大英雄,他直面惨淡的人生,直面人性的深渊,书写历史与现实的真相。

郑樵在《通志·总序》中如是说:

迨汉建元元封之后,司马氏父子出焉。司马氏世司典,工于制作,故能上稽仲尼之意,会诗书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之言,通黄帝尧舜至于秦汉之世,勒成一书,分为五体: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历书,以类事传,以着人,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故谓,周公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五百岁而在斯乎,是其所以自待者,已不浅。

司马迁,史家中千古一人;《史记》,史书中千古一书——鲁迅先生总结得好,“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的生命结局,史料无一字提及。千古沉默。

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忍辱负重,以博大的胸怀和气魄写完了《史记》。他珍视自己的作品,如同珍视自己的生命,他把自己的生命熔铸在作品之中了。

《史记》这部宏大史诗就是这个英雄生命的见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