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很多人眼里一直是朴实无华、一身正气的知识分子形象。但在一些网友的心中,他却被评价为“爹味”很浓。

“爹味”是个网络用词,就是说一个人的老父亲既视感很重,年轻人觉得这种人总是在说教,因此带有天然的反弹情绪。

其实“爹味”,本来的意思是“爸爸式语气”,没有褒贬的情感色彩,但后来大家发现,当一个人“爹味”起来,他就特别容易进入像老父亲教育孩子时的说话模式,就是那种强加想法,不愿意听孩子意见的状态。于是,“爹味”这个词就逐渐变成了贬义词。

“爹味”意义的变化也启发了我们思考,父母与子女间应该如何相处与沟通,才不会让孩子们觉得父母是强加意见给自己,而父母又能顺利地把自己的想法与建议说进孩子的心里呢?

今天,我们一起从“爹味”的本质入手,了解这种沟通模式的问题,并学习三个沟通技巧,降低家庭沟通中的“爹味”,构建优质的亲子互动。

爹味的本质,是自说自话,缺乏尊重与理解

在网络上,爹味是一个充满讽刺意味的词语。它专门用来讽刺某些人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说教,明明什么都不了解,就喜欢给别人建议。这种爱教育人的姿态,让年轻人非常反感。

虽然很多时候,爹味说教的出发点是好的,然而真相是它不仅没有取得任何效果,反而让人更讨厌。原因就在于,说话的方式出了问题。

沟通的本质是双方互动,而爹味说教却是“只有我讲,没有你讲”、“我说的都是对的,你说的都是错的”等单方面的判断与教育。试想一下,如果换成是你,被别人这样爹味教育,心里也会不舒服吧。

所以,大家真正反感的不是爹味,而是爹味背后的不尊重与不理解。但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孩子考试失败或者犯错的时候,很多父亲总是直接说孩子的不是,却从未考虑过孩子的实际状态和情绪处境。

比如孩子玩手机这件事情。他可能已经做完作业,想放松一下。谁知道手机才拿起来,就被刚走进房间的父亲看到,然后紧接着就是一顿臭骂,这就是亲子沟通中典型的“爹味超标”。

不过,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只有男性有爹味,女性也会有爹味说教的倾向,比较经典的例子就是电视剧《小欢喜》中,英子的妈妈。

英子虽然已经是学校公认的学霸,但妈妈宋倩对她的管束却没有丝毫放松。英子爸爸给英子买了很多零食,但宋倩在不经女儿同意下,就把自己认为不健康的零食全部扔了,还跟英子说:“垃圾食品我已经帮你扔了。”

还有,在英子的高考誓师大会上,宋倩不顾英子的梦想,直接让英子在梦想气球上写“考上700分”,英子不愿意,母女就开始争吵,过程中还将梦想气球弄坏了。英子非常伤心,留下一句“要写你自己写”就离开了。

由此可以看出,爹味式说教很多时候比打压式教育更加可怕,它会在不知不觉间,让孩子陷入“我和父母无法沟通”的消极情绪中,会对孩子的情感造成伤害。因此,从根本上来说,家庭教育应该尽量避免这种“自说自话”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尊重与理解。

爹味说教式的教育,越说孩子越不听

除此以外,孩子不喜欢爹味说教,还有一个重要理由,就是爹味沟通总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试图用权威与经验,让孩子听话与服从。但偏偏越是这样,孩子越听不进去任何的话。

有热心网友就整理了一些爹味语录,我们可以听听看,自己平常在和孩子的沟通中有没有踩过雷区。比如,“听我的准没错”、“我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多”、“你还小你不懂”、“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你这样是走不长远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现在的孩子啊,真不好管”等等。

其实这些话很多时候父母也就是说说而已,根本没怎么往心里去。但对于孩子来说,就不一样。他并不关心大人说得对不对,他只关心大人态度好不好,自己爱不爱听。

所以,爹味说教带来的大问题是,孩子因为态度而抗拒沟通,也因为态度而听不进去任何教导。

这样一来,不仅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大幅降低,还会刺激孩子采取不同寻常的方式来应对说教。例如,有些孩子选择忍气吞声,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后变得沉默寡言,不再和家里人说出自己的想法;有些孩子则会奋力反抗,试图挑战权威。不管哪一种,对孩子,对家庭,都会带来极大的伤害。

因此,要想和孩子有效的沟通,要想他们听得进父母的规劝,我们就要改变“爹味”浓重的教育观念,回归到孩子本位,学着尊重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的感受,以身作则,用行动影响他们,而不是用语言。

爹味式教育能否真的让孩子走上成功之路,这个事情无法判断,但肯定的是,爹味太重,亲子关系注定很糟糕。为此,我们好提醒自己,不要成为那个自说自话、不懂装懂的人。

三个亲子沟通技巧,帮助家庭教育远离爹味

良好的沟通离不开情感共鸣,这一点上,爹味教育是永远无法实现的。因为爹味的产生,本身就是一种距离感的体现。

这种距离感的产生有很多种原因,可能是父母与孩子间天然的代际鸿沟,也可能是家庭教育氛围所导致的关系疏离。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重新拉近距离,构建优质的亲子沟通关系呢?

接下来,我们分享三个小技巧,帮助大家日常与孩子相处沟通时,能够远离爹味,赢得孩子信赖。

首先,我们要学会放低姿态,做一个可以弯腰和孩子说话的家长。生活中,我们习惯从俯视的角度和孩子说话、给孩子拍照片。的确,孩子的身高是客观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能主动蹲下去,尝试用孩子的高度来看他们看的世界,或许会有新的收获。不要小看弯腰或蹲着说话这个小动作,孩子会因此觉得爸爸妈妈与自己更亲近。

其次,我们要学会倾听,聆听孩子的真实需求。多听少说,多问少指导。低年龄段的孩子看到什么都是新鲜的,所以会有很强的分享欲,这时父母要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听孩子的新发现。而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来说,我们则可以用问题的方式来打开沟通。像是学校近怎么样?有没有特别有趣的事?等都能帮助我们逐渐打开与孩子的话题。

后,我们要学会尊重差异。即使孩子的想法与我们有出入,我们也不能一味指责,一味要求他们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毕竟我们和孩子也是两代人,我们的成长环境完全不一样,甚至连受教育的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没有办法确保自己的经验,就一定能有效解决他们的问题。因此,好的沟通办法是,积极、正面、平等地与孩子沟通。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个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我们就要学会放手让他们自己思考,自己找解决办法,自己思考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这种放手,也是一种信任。

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爹味”教育其实是很普遍的,我们小时候或多或少都有过亲身体验。当年的我们内心有多抗拒,今天我们的孩子同样会有多抗拒。

所以,希望我们为人父母,从自身做起,改变沟通的方式,打破这种“爹味”带来的沟通障碍。如此才能构筑一段更亲密、更优质的亲子关系。

总结

1、大家讨厌爹味,并不是讨厌老父亲式的关怀,而是讨厌这种说教方式背后所传递出来的,对他人的不尊重以及不理解。

2、爹味教育的沟通方式,会让孩子们对父母产生不尊重、不信任的心理,从而导致各种叛逆的行为,严重伤害了亲子关系。

3、远离爹味,放低姿态,学会聆听,尊重差异,让自己与孩子的沟通取得情感共鸣,实现优质亲子关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